性別主流化六大工具內涵 瀏覽人數: 1580人 「性別主流化」的策略強調政府在所有政策的研擬過程中便需加入性別的考量,使得因性別所具備的特殊性、興趣與價值都能被考量。性別主流化有六項主要工具,內涵如下: 一、性別統計: 透過區分性別的統計資料呈現,瞭解不同性別者的社會處境。性別統計要求的並不只是在數據中將男女分開而已,更重要的是能夠體察到在數字背後所呈現的意涵。性別統計在整個性別主流化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且基礎的角色,可以使我們更明確的觀察到社會現象中性別差異,並指出未來政府政策努力的方向。 二、性別分析: 帶有性別區辨力的分析;針對性別統計資料及相關資訊,從具有性別意識之觀點來分析性別處境及現象。 三、性別預算: 係透過計畫引導預算,將性別觀點融入、整合到收支預算程序中,並藉由改善資源之配置,以滿足不同性別者的需求與喜好。 四、性別影響評估: 在制定方案、計畫、政策、立法前,能考量不同性別觀點,對於政策實施後可能造成不同性別者的影響及受益程度進行先行評估,並修改計畫設計以達性別平等目標。 五、性別意識培力: 透過性別主流化策略及性別意識相關研習訓練等,更瞭解不同性別者觀點與處境,提升個人追求並落實性別平等之能力。在臺灣,目前中央政府及各地方政府皆針對其公務人員進行相關訓練,以提高公務員性別敏感度。 六、性別平等機制:確保兩性平等參與決策與發聲及培養各部門內的性別專家,前者由行政院於2005年通過「行政院各部會所屬各委員會委員任一性別比例至少三分之一原則」,要求所屬各機關旗下的委員會任一性別不得少於三分之一,以確保在各委員會中不同性別者皆可以平等參與決策過程;2010年通過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遴聘董監事之性別比例應依「任一性別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之原則進行檢討改善(內政部,2013)。後者則要求在各部會中必須設立性別聯絡人的制度,由於政府部門的工作其實都非常具有專業性,一般性別的專家也許具備性別的概念,但不見得是非常熟悉各部門內的工作,因此訓練各部門內的性別專家辨識為了長遠建置的工作而努力。